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亚硝酸正戊酯

亚硝酸正戊酯

用于有机合成及香料的制备,也用作氧化剂、溶剂

产品名称
  • 中文名
    亚硝酸正戊酯
  • 英文名
    Pentyl nitrite
  • 中文别名
    亚硝酸戊酯 | 戊基亚硝酸酯 | 亚硝酸异戊酯
  • 英文别名
    Amyl Nitrite
    Amyl nitrite (VAN)
    EINECS 207-332-7
    MFCD00036132
    Nitrous acid, pentyl ester
    Pentyl nitrite
  • 常用名
    亚硝酸正戊酯
  • C A S号
    463-04-7
物理性质
  • 密度
    1.0±0.1 g/cm3
  • 沸点
    105.1±3.0 °C at 760 mmHg
  • 熔点
    N/A
  • 化学式
    C5H11NO2
  • 结构式

    1、 摩尔折射率:30.69

    2、 摩尔体积(cm3/mol):120.2

    3、 等张比容(90.2K):284.8

    4、 表面张力(dyne/cm):31.2

    5、 极化率(10-24cm3):12.16

  • 闪点
    8.9±11.5 °C
  • 分子量
    117.146
  • 精确质量
    117.078979
  • P S A
    38.66000
  • 外观形状
    一种透明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带有一种芳香的,水果的气味和辛辣芳香味道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放置于通风、干燥地方,避免于其他氧化物接触。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浅黄色液体。有挥发性。见光及露置空气中逐渐分解。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香料的制备,也用作氧化剂、溶剂

制备方法

1.由正戊醇与亚硝酸钠反应而得。将亚硝酸钠溶液、盐酸、正戊醇分别打入高位槽中,管道外面用冰水冷却。然后以相同速度慢慢分别滴入盐酸及亚硝酸钠溶液。产生气泡后,从管道顶部慢慢滴加正戊醇,以生成亚硝酸正戊酯。经洗涤,干燥,减压蒸馏而得成品。

2.制法:

于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正戊醇(2)88g(1.0mol),亚硝酸钠70g(1.0mol),水200mL,搅拌溶液。冰盐浴冷却至0℃,慢慢滴加由50g浓硫酸与100mL水配成的稀酸。滴加速度控制在反应温度不超过5℃。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20min。分出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分馏,收集27~30℃/5.3kPa的馏分,得亚硝酸正戊酯(1)92g,收率79%。注:①亚硝酸酯类化合物不稳定,不宜久置,长期

放置会分解为水、氮的氧化物等。

安全提醒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正戊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yl nitrite
中文名称 2
英文名称 2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79
CAS No.
463-04-7
分子式:
C5H11NO2
分子量:
117.15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正戊酯
463-0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接触后迅速引起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头晕、血压下降、脉快。继续接触出现精神错乱、虚脱、休克。本品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干扰血液的携氧能力,引起头痛、头晕、紫绀等。眼接触出现流泪、红肿、视力模糊。对皮肤有刺激性。慢性影响:贫血、皮肤过敏。长期接触可对其产生耐受性,如突然停止接触,可发生心绞痛。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液体,具有强烈的水果气味。
pH
熔点 ( )
无资料
沸点 ( )
104.5
相对密度 ( =1)
0.88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4.0
饱和蒸气压 (kPa)
无资料
燃烧热 (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 )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
无资料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10
引燃温度 ( )
205
爆炸上限 %(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
无资料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强酸、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2153
UN 编号:
111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医用安瓿瓶包装,每盒 5 × 0.2 毫升,每箱 300 盒时,可按普通货物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严禁与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2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

原料简介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危害码 (欧洲) F,Xn
风险声明 (欧洲) R11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4-S45
危险品运输编码 1113
RTECS号 RA1140000
包装等级 II
危险类别 3.1
海关编码 29209085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