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化铅
1.用作还原剂、熔接剂及除硫剂。晶体氟化铅可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
2.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及同步加速器材料、熔接剂及除硫剂。
-
中文名氟化铅
-
英文名difluorolead
-
中文别名二氟化铅
-
英文别名
Lead(II) fluoride Plomb fluorure [French] MFCD00011162 Lead difluoride Lead fluoride (PbF2) EINECS 231-998-8 Plumbous fluoride Lead(+2) fluoride Lead fluoride -
常用名氟化铅
-
C A S号7783-46-2
-
密度8.445
-
沸点1293ºC
-
熔点824ºC
-
化学式F2Pb
-
结构式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F/m):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45.973406 Da
8、标称质量:246 Da
9、平均质量:245.1968 Da
-
闪点1290ºC
-
分子量245.19700
-
精确质量245.97300
-
P S A
-
外观形状白色粉末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1.用作还原剂、熔接剂及除硫剂。晶体氟化铅可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
2.用作红外线分光材料及同步加速器材料、熔接剂及除硫剂。
1.用水溶解试剂硝酸铅,使溶液相对密度为1.08(40ºC),滤去不溶物后通入氨气,使氢氧化铅析出完全,用水洗涤至NO3-离子合格。然后加入水并充分搅拌至糊状,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氟酸使反应完全。保温3h后滤出结晶,用水洗涤至pH≥5,吸滤后干燥,即得成品。
2.在聚乙烯烧杯中装入20%的氢氟酸110g,烧杯外部进行冷却,在搅拌下一点一点地加入由醋酸铅制备的碳酸铅或碱式碳酸铅130g,添加完毕,将烧杯置于温水中搅拌一日,逐尽二氧化碳。放置一夜后,倾去上面的清液,加入约200mL水搅拌后过滤,收集沉淀。沉淀进一步用水洗涤后,移至铂皿中,在100℃以下进行干燥。接着将铂皿放入电炉中,加热至800~850℃,除尽沾附的氟化氢。冷却之,可得无色氟化铅粉末100~110g。
将化学计量的硝酸铅和氟化钠分别配成溶液再混合,也立即生成氟化铅沉淀。过滤收集沉淀,先后用水、丙酮洗涤沉淀。然后先在100℃以下空气中干燥,进一步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制得完全无水的氟化铅。
3.铅粉与三氟氧化氮(NF3O)反应(氟化锡制法2条目)可制备氟化铅。反应温度190℃,加热20h。产率可达60%。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二氟化铅对粘膜、呼吸道、眼睛、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能引起喉及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及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慢性影响:对肾有损害作用,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铅对生殖功能、胚胎、胎儿及生后的发育都有不良影响,引起血清钙减少,发生氟骨症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氧化铅。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速测管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7484-87,水质,氟化物)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4-95,空气,氟化物)双硫腙比色法;火焰原子吸中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5.环境标准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溶于水用碳酸钠中和,如溶解不完全先加少许盐酸再加碳酸钠中和,然后用氯化钙。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
符号 |
![]() ![]() ![]() GHS06, GHS08, GHS09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302 + H332-H310-H360Df-H373-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01-P260-P280-P301 + P312 + P330-P302 + P352 + P310-P308 + P313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 T:Toxic |
风险声明 (欧洲) | R20/22;R33;R50/53;R61;R62 |
安全声明 (欧洲) | S45-S53-S60-S61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2291 |
WGK德国 | 3 |
RTECS号 | OG1225000 |
包装等级 | III |
危险类别 | 6.1 |
海关编码 | 2826199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