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草隆
-
中文名敌草隆
-
英文名Diuron
-
中文别名地草净 | 3-(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 3-(3,4-二氯苯)-1,1-二甲基脲 |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 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 |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
-
英文别名
3-(3,4-Dichloro-phenyl)-1,1-dimethyl-urea MFCD00018136 1-(3,4-dichlorophenyl)-3,3-dimethylurea Diuron 1,1-Dimethyl-3-(3,4-Dichlorophenyl)urea N-(3,4-Dichlorophenyl)-N,N-Dimethylurea 3-(3,4-dichlorophenyl)-1,1-dimethyl-urea Urea, 3-(3,4-dichlorophenyl)-1,1-dimethyl- Urea, N'-(3,4-dichlorophenyl)-N,N-dimethyl- dichlorfenidim 3-(3,4-Dichlorophenyl)-1,1-dimethylurea DCMU N’-(3,4-dichlorophenyl)-N,N-dimethylurea EINECS 206-354-4 -
常用名敌草隆
-
C A S号330-54-1
-
密度1.3±0.1 g/cm3
-
沸点362.3±52.0 °C at 760 mmHg
-
熔点158-159°C
-
化学式C9H10Cl2N2O
-
结构式
1、 摩尔折射率:58.66
2、 摩尔体积(cm3/mol):170.1
3、 等张比容(90.2K):448.2
4、 表面张力(dyne/cm):48.1
5、 极化率(10-24cm3):23.25
-
闪点172.9±30.7 °C
-
分子量233.094
-
精确质量232.017014
-
P S A32.34000
-
外观形状白色结晶固体
-
储存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碱类、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1.由3,4-二氯苯胺、光气和二甲胺为原料合成。
2.对氯硝基苯与适量催化剂无水FeCl3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通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制得3,4-二氯硝基苯。将该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得3,4-二氯苯胺。将得到的3,4-二氯苯胺滴加到已通入光气饱和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得到3,4-二氯异氰酸苯酯。最后3,4-二氯异氰酸苯酯与二甲胺反应得到敌草隆。
3.氯化将一定量熔融脱水的对氯硝基苯与适量催化剂无水犉犲犆犾3混合后,升温至100~105℃,开始通氯,氯化温度100~110℃,反应8~9h制得3,4-二氯硝基苯。
4.还原将上述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得3,4-二氯硝基苯。
目前国内还有采用在电解质中铁粉和水还原的方法生产。操作过程:将计量的水、铁粉、少量盐酸、电解质氯化铵和硫酸铜混合后,升温至95~100℃后,滴加2,4-二氯硝基苯,并保持在回流状态(105~110℃)反应3h,过滤,脱水得3,4-二氯苯胺。
5.酯化将甲苯溶液于0℃通光气饱和,然后滴加3,4-二氯苯胺,控制0~10℃,约15min加毕,接着继续通入光气,缓慢提高反应温度至40℃,加大光气流量,再升温至65~75℃,反应1~2h,物料变清,停通光气,迅速升温至90~100℃,通氮气或干燥空气,驱除过量光气和盐酸气,得3,4-二氯异氰酸苯酯。
6.加成3,4-二氯异氰酸苯酯与溶剂甲苯混合,冷至20℃以下,加入40%二甲胺水溶液(酯胺比为1∶1.05),温度自行上升至34℃,控制不超过50℃,反应2h,pH值为7~8,然后离心过滤,回收溶剂,滤饼水洗呈中性后于90~100℃干燥,制得敌草隆。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低毒除草剂。误服会中毒。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 503400mg/kg(大鼠经口);人经口500mg/kg,最小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5000ppm×90日,未引起死亡,但体重下降,红细胞减少。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现代环境监测方法》(水、粮食和土壤)张晓林等主编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必要时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水。 |
符号 |
![]() ![]() ![]() GHS07, GHS08, GHS09 |
---|---|
信号词 | Warning |
危害声明 | H302-H351-H373-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60-P280-P301 + P312 + P330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 O,C |
风险声明 (欧洲) | R22;R40;R48/22;R50/53 |
安全声明 (欧洲) | 13-22-23-37-46-60-61-2-36/37-26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077 9/PG 3 |
WGK德国 | 3 |
RTECS号 | YS8925000 |
包装等级 | III |
危险类别 | 9 |
海关编码 | 292429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