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氯苯酞
为一种防治稻瘟病的保护性杀菌剂。病菌侵入稻株之前施药,能有效地抑制附着于稻株表面的孢子形成,阻止菌丝侵入,因此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若稻瘟病菌侵入稻株后施药,不能阻止孢子发芽或菌丝生长。如防治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进行首次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5g/100m2对水喷雾,在水稻齐穗期或第1次喷药后7d,进行第2次喷药,残效期达13d。如防治叶瘟,于田间见病斑时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5g/100m2对水喷雾,若病情仍在发展,5~7d后再喷1次,防治效果70%~90%。
产品名称
-
中文名四氯苯酞
-
英文名fthalide
-
中文别名氯百杀 | 热必斯 | 稻瘟酞
-
英文别名
4,5,6,7-TETRACHLORO-PHTHALIDE Rabcide 1(3H)-4,5,6,7-tetrachloroisobenzofuranone EINECS 229-405-2 fthalide Phthalide,4,5,6,7-tetrachloro 4,5,6,7-Tetrachloro-1(3H)-isobenzofuranone (9CI) phthalide 1(3H)-Isobenzofuranone, 4,5,6,7-tetrachloro- 4,5,6,7-Tetrachloro-2-benzofuran-1(3H)-one KF-32 PHH 4,5,6,7-tetrachloroisobenzofuran-1(3H)-one 4,5,6,7-tetrachloro-1(3H)-isobenzofuranone 4,5,6,7-tetrachloro-3H-2-benzofuran-1-one 4,5,6,7-Tetrachlor-phthalid -
常用名四氯苯酞
-
C A S号27355-22-2
物理性质
-
密度1.8±0.1 g/cm3
-
沸点464.4±45.0 °C at 760 mmHg
-
熔点209-210ºC
-
化学式C8H2Cl4O2
-
结构式
1、 摩尔折射率:355.13
2、 摩尔体积(cm3/mol):153.8
3、 等张比容(90.2K):426.4
4、 表面张力(dyne/cm):59.0
5、 极化率(10-24cm3):21.85
-
闪点215.8±27.7 °C
-
分子量271.912
-
精确质量269.880890
-
P S A26.30000
-
外观形状
-
储存条件
0-6℃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白色晶体。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为一种防治稻瘟病的保护性杀菌剂。病菌侵入稻株之前施药,能有效地抑制附着于稻株表面的孢子形成,阻止菌丝侵入,因此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若稻瘟病菌侵入稻株后施药,不能阻止孢子发芽或菌丝生长。如防治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进行首次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5g/100m2对水喷雾,在水稻齐穗期或第1次喷药后7d,进行第2次喷药,残效期达13d。如防治叶瘟,于田间见病斑时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5g/100m2对水喷雾,若病情仍在发展,5~7d后再喷1次,防治效果70%~90%。
制备方法
苯环氯化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3320g),在催化剂存在下,加入邻二甲苯223g(2mol),混合后通氯反应,控制在60℃以下,反应3h,析出白色结晶;升温至70℃,继续通氯至大部分结晶溶解。
侧链氯化 苯环氯化结束后,稍冷,取出铁催化剂加入三氯化磷20g,在高压汞灯光照下通氯,(也可在偶氮二异丁腈和三氯化磷存在下侧链氯化)于70℃反应7h,蒸出四氯公碳,得产品780g左右。
四氯苯酞的合成 将100g3,4,5,6-α,α,α',α'-八氯邻二甲苯和900g95%的硫酸搅拌混合后,升混至130~140℃,保温5h,至无氯化氢气体逸出,冷至室温,再缓缓倒入冰水中,析出淡黄色结晶,抽滤,水洗、干燥后得四氯苯酞70g左右
制备方法二
安全提醒
MSDS
原料简介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危害码 (欧洲) | Xi |
---|---|
风险声明 (欧洲) |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6-S36-S24/25 |
WGK德国 | 3 |
海关编码 | 2932209013 |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