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丁烯
1.丁烯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1-丁烯是合成仲丁醇、脱氢制丁二烯的原料;顺、反2-丁烯用于合成C4、C5衍生物及制取交联剂、叠合汽油等;异烯是制造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橡胶的原料,与甲醛反应生成异戊二烯,可制成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聚合物以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树脂等,水合制叔丁醇,氧化制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此外异丁烯还是抗氧剂叔丁基对甲酚和环氧树脂及有机合成原料。
2.用作标准气及配制特种标准混合气。
3.用于制丁二烯、异戊二烯、合成橡胶等。
-
中文名1-丁烯
-
英文名1-Butene
-
中文别名正丁烯
-
英文别名
Butene-1 MFCD00009383 1-N-BUTENE 1-C4H8 n-Butylene 1-BUTENE 1-BUTYLENE N-BUTENE but-1-ene UNII-LY001N554L α-butylene EINECS 203-449-2 Butylene Butene n-Buten-1 -
常用名正丁烯
-
C A S号106-98-9
-
密度0.6±0.1 g/cm3
-
沸点-6.0±3.0 °C at 760 mmHg
-
熔点−185 °C(lit.)
-
化学式C4H8
-
结构式
1、摩尔折射率:20.30
2、摩尔体积(cm3/mol):89.6
3、等张比容(90.2K):180.2
4、表面张力(dyne/cm):16.3
5、极化率(10-24cm3):8.04
-
闪点-49.6±9.0 °C
-
分子量56.106
-
精确质量56.062599
-
P S A
-
外观形状无色气体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1.丁烯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1-丁烯是合成仲丁醇、脱氢制丁二烯的原料;顺、反2-丁烯用于合成C4、C5衍生物及制取交联剂、叠合汽油等;异烯是制造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橡胶的原料,与甲醛反应生成异戊二烯,可制成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聚合物以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树脂等,水合制叔丁醇,氧化制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此外异丁烯还是抗氧剂叔丁基对甲酚和环氧树脂及有机合成原料。
2.用作标准气及配制特种标准混合气。
3.用于制丁二烯、异戊二烯、合成橡胶等。
1.天然气、炼厂气及石油馏分催化裂化、石油烃裂解所得C4馏分均含有丁烯的各种异构体,经过分离,可得1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异丁烯等。采用50%硫酸抽提C4馏分中的异丁
烯。首先将C4馏分与硫酸混合,酯化成硫酸氢叔丁酯,加热水解得到异丁烯和叔丁醇。异丁烯再经碱洗、水洗、压缩、精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异丁烯。叔丁醇在加热下脱水,也得异丁烯此外,采用正丁醇、异丁醇脱水或正丁烷、异丁烷脱氢,叔丁醇脱水等可制得相应的1-丁烯,顺、反2-丁烯,异丁烯等。
2.甲基叔丁基醚分解法 是目前生产异丁烯的主要方法。
利用混合C4中的异丁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选择性醚化生成甲基叔丁基醚,再经分解可获得高纯度异丁烯。
3.以工业1-丁烯(含量97%)为原料,经硅胶干燥后送入低温精馏塔。原料气在蒸馏釜内被液氮制冷剂冷凝液化后进行分馏。用间歇精馏法提纯即可。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并可引起窒息。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C 50420000mg/m 3,2小时,(小鼠吸入);人吸入25g/m 3×5分钟,上呼吸道刺激;人吸入805~989mg/m 3×2小时,粘膜刺激、嗜睡、血压稍升高。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6%本品,20次,处死后尸检见支气管、骨髓等呈刺激性病变。大鼠吸入100mg/m 3,140天(连续),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危害码 (欧洲) | F+: Highly flammable; |
---|---|
风险声明 (欧洲) | R12 |
安全声明 (欧洲) | S9-S16-S33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012 2.1 |
WGK德国 | - |
危险类别 | 2.1 |
海关编码 | 290123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