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甲基锡
用作乙烯聚合催化剂、镀锡原料和计数管填料以及合成聚酯润滑剂的抗磨剂等。
-
中文名四甲基锡
-
英文名Tetramethyltin
-
中文别名四甲锡 | 四甲
-
英文别名
Tin, tetramethyl- EINECS 209-833-6 SnMe4 Stannane, tetramethyl- Tetramethyl tin Tetramethyltin Tetramethylstannane MFCD00008278 -
常用名四甲基锡
-
C A S号594-27-4
-
密度1.291 g/mL at 25 °C(lit.)
-
沸点74.5±0.0 °C at 760 mmHg
-
熔点−54 °C(lit.)
-
化学式C4H12Sn
-
结构式
-
闪点-12.8±0.0 °C
-
分子量178.848
-
精确质量179.996094
-
P S A
-
外观形状无色液体
-
储存条件
贮存:
将密器密封,储存密封的主藏器内,并放在阴凉, 干爽的位置。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用作乙烯聚合催化剂、镀锡原料和计数管填料以及合成聚酯润滑剂的抗磨剂等。
二、生产方法简介
由四氯化锡与卤化甲基镁在乙醚或丁醚中反应而得。
首先制备CH3MgBr乙醚溶液。用1L的双口瓶,一口接一个直达瓶底的气体导气管,另一口装上回流冷凝器,其上端连接CaCl2干燥管以防湿气侵入。将24.5g镁屑和500mL绝对乙醚装入瓶中。欲引发反应,还需要加约1g“活性”镁屑。(活性镁屑制法如下:将1g镁屑和0.5g碘装在干燥试管中在火焰上小心地加热,直到绝大部分碘升华到试管较冷的部分。把蒙上一层棕色碘的镁屑置保干器中冷却后,将其立即放入反应瓶中)。再把储存在封闭管或冷却阱中的CH3Br由气体导入管慢慢地通入液体中。若在3min后仍未起反应(碘的颜色不退,即未起反应),则可将通入CH3Br的速度减缓,用60~70℃的水浴将烧瓶小心地温热。此时应准备好冰水浴,如果反应进行过于猛烈,可立即用来冷却烧瓶。当反应开始,调整CH3Br通入速度,使乙醚保持微沸,直至镁屑完全溶解。必要时可由回流冷凝器加入约5gCH3I使最后残留的镁完全反应。通气结束后,再将反应混合物置水浴上回流加热半小时,然后用装有CaCl2干燥管的塞子将瓶塞好,在室温下放置备用。
CH3MgBr与SnCl4的反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用1L的三口烧瓶,分别装上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和气密的搅拌器。前两者上都装有CaCl2干燥管。将200mL无水乙醚装入三口烧瓶中,用冰水冷却,在激烈搅拌下将45g无水SnCl4由滴液漏斗滴入。然后换一个干净的滴液漏斗,在室温激烈搅拌下将CH3MgBr的醚溶液在约45min内滴入瓶中。然后将反应瓶在水浴上回流加热2日(每次加热10h,加热两次)使反应完全。并检验起初可以嗅到的CH3MgBr的恶臭是否消失,如仍有恶臭气味,则需继续加热。然后用冰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将蒸馏水由滴液漏斗小心地加入,直到最初的猛烈起泡现象削减。随后再加足量10%盐酸,使沉淀出来的镁盐完全溶解,静置使形成两个液层。用分液漏斗将醚层分出,先用少量水然后用5%的KF溶液摇荡洗涤,此时其中所含的少量卤化甲基锡即变成不溶性的氟化物,滤掉。用CaCl2将醚溶液干燥数小时后,在水浴上加热将大部分溶剂蒸馏出去,继续分馏可得该纯化合物。按所加的SnCl4计算,收率约90%。
|
符号 |
![]() ![]() ![]() GHS02, GHS06, GHS09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225-H300-H310-H330-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10-P260-P264-P273-P280-P284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type ABEK (EN14387) respirator filter |
危害码 (欧洲) | T+:Very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
风险声明 (欧洲) | R26/27/28;R50/53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6-S27-S28-S45-S60-S61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384 6.1/PG 1 |
WGK德国 | 2 |
RTECS号 | WH8630000 |
包装等级 | II |
危险类别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