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丁醇
用于生产乙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磷酸类增塑剂,还用于生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环氧清漆等
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用途三】
丁醇是除草剂2,4-滴丁酯、丁草胺、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精吡氟禾草灵的中间体。
【用途四】
丁醇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食用香精。在糖果中使用量为34mg/kg;烘烤食品中32mg/kg;软饮料中12mg/kg;冷饮中7.0mg/kg;稀奶油中4.0mg/kg;酒类1.0mg/kg。
【用途五】
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香精。亦用作萃取用溶剂、色素稀释剂。
【用途六】
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类增塑剂,它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还是油脂、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用途七】
作为溶剂用以分离高氯酸钾及高氯酸钠,也可分离氯化钠及氯化锂。用以洗涤乙酸铀酰锌钠沉淀。比色测定中钼酸盐法测定砷酸时用。测定牛乳中的脂肪,皂化酯类的介质。显微分析时制备石蜡包埋物质。用作脂肪、蜡、树脂、虫胶、树胶等的溶剂。
-
中文名正丁醇
-
英文名1-Butanol
-
中文别名丙原醇 | 酪醇 | 1-丁醇 | 1-丁醇 | 丁醇 | 第一丁醇
-
英文别名
butan alcohol n-C4H9OH Butanol-1 n-Butul alcohol 1-butyl alcohol n-butyl alcohol MFCD08273554 1-Butanol EINECS 200-751-6 -
常用名正丁醇
-
C A S号71-36-3
-
密度0.8±0.1 g/cm3
-
沸点117.7±3.0 °C at 760 mmHg
-
熔点-89 °C
-
化学式C4H10O
-
结构式
1、摩尔折射率:22.11
2、摩尔体积(cm3/mol):92.0
3、等张比容(90.2K):208.0
4、表面张力(dyne/cm):26.0
5、极化率(10-24cm3):8.76
-
闪点35.0±0.0 °C
-
分子量74.122
-
精确质量74.073166
-
P S A20.23000
-
外观形状无色液体
-
储存条件
1.用铁桶包装,每桶160kg或200kg。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温度保持在35℃以下,仓库内防火防.爆。上下装卸和运输时,防止猛烈撞击,并防止日晒雨淋。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用于生产乙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磷酸类增塑剂,还用于生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环氧清漆等
用作色谱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用途三】
丁醇是除草剂2,4-滴丁酯、丁草胺、吡氟禾草灵(稳杀得)和精吡氟禾草灵的中间体。
【用途四】
丁醇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食用香精。在糖果中使用量为34mg/kg;烘烤食品中32mg/kg;软饮料中12mg/kg;冷饮中7.0mg/kg;稀奶油中4.0mg/kg;酒类1.0mg/kg。
【用途五】
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蕉、奶油、威士忌和干酪等型香精。亦用作萃取用溶剂、色素稀释剂。
【用途六】
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类增塑剂,它们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还是油脂、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用途七】
作为溶剂用以分离高氯酸钾及高氯酸钠,也可分离氯化钠及氯化锂。用以洗涤乙酸铀酰锌钠沉淀。比色测定中钼酸盐法测定砷酸时用。测定牛乳中的脂肪,皂化酯类的介质。显微分析时制备石蜡包埋物质。用作脂肪、蜡、树脂、虫胶、树胶等的溶剂。
1.发酵法 丁醇过去都用薯类、粮食或糖类为原料,经水解发酵而得。由发酵液所得产品含正丁醇约为54.8%~58.5%,丙酮30.9%~33.7%,乙醇7.8%~14.2%。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发酵法逐步淘汰。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0O5)n[n(H2O)]→[菌株]n-C6H12O6[发酵]→CH3COCH3+C4H9OH+C2H5OH
得到的发酵液再进行分馏,分别可得到丙酮、乙醇和正丁醇。
2.乙醛法 以乙醛为原料加入稀碱溶液,温度在20℃以下得到2-羟基丁醛,当反应到50%即行终止,将碱用酸中和,回收未反应的乙醛,在塔底提取2-羟基丁醛,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在105~137℃使脱水生成巴豆醛,再用铜络催化剂在160~240℃加氢得粗正丁醇和丁醛,经精馏而得成品。CH3CH=CHCHO+H2[催化剂]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
3.丙烯羰基合成法 用丙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床层上进行反应,催化剂为沸石吸附钴盐或脂肪酸钴,反应温度130~160℃,反应压力为20~25MPa,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醛,经过精馏进行分离,将正丁醛催化加氢即得正丁醇。
4.低压法 由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一步法合成丁醇,反应温度100~104℃,压力1.5MPa,采用五羰基铁、正丁基吡咯烷与水的混合物,但丙烯单程转化率较低,仅8%~10%。反应方程式:CH3CH=CH2+3CO+2H2O→n-C4H9OH+2CO2
将乙醛加入稀碱溶液,在常压下反应生成2-羟基丁醛,将碱中和,再用硫酸、乙酸等酸性催化剂使之分解,即得巴豆醛;然后以镍铬为催化剂,在过量氢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得正丁醇。
5.发酵法 将粮食、谷类、山芋干或糖蜜等原料经粉碎、加水制成发酵液,以高压蒸汽处理灭菌后冷却,接入纯丙酮丁醇菌种,于36~37℃下发酵。发酵时生成气体含二氧化碳和氢气。发酵液中含乙醇、丁醇、丙酮,通常比例为6∶3∶1。精馏后可分别得到丁醇、丙酮和乙醇等,亦可不经分离作总溶剂直接使用。
6.乙醛缩合法 乙醛经醇醛缩合成丁醇醛,脱水生成丁烯醛,再经加氢后得正丁醇。
7.以工业品正丁醇为原料,加入新煅烧的氧化钙,加热回流4h,滤去氧化钙。再加金属镁条回流,然后常压蒸馏,收集116.5~118℃的馏分,即为成品。
|
符号 |
![]() ![]() ![]() GHS02, GHS05, GHS07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226-H302-H315-H318-H335-H336 |
警示性声明 | P210-P280-P301 + P312 + P330-P304 + P340 + P312-P305 + P351 + P338 + P310-P403 + P235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respirator (US);Gloves;multi-purpose combination respirator cartridge (US);type ABEK (EN14387) respirator filter |
危害码 (欧洲) | Xn:Harmful |
风险声明 (欧洲) | R10;R22;R37/38;R41;R67 |
安全声明 (欧洲) | S13-S26-S37/39-S46-S7/9-S45-S36/37-S16-S7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1120 3/PG 3 |
WGK德国 | 1 |
RTECS号 | EO1400000 |
包装等级 | III |
危险类别 | 3 |
海关编码 | 290513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