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物质安全资料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 产品概述
化学品中文名称:油漆 化学品英文名称:COATING
中文名称2:塑胶漆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含量
CAS No.
CH5 ( CH3)
40%
CH3,COOCH2CH2CH3
15%
CH3,COOCH3
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眼部接触,皮肤接触,吞食。
健康危害:头晕、头痛、恶心。
环境危害:一旦油漆进入下水道,将污染河水。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送院就医。
吸入:应速带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环境通风。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较易燃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应用二氧化碳﹑干化学粉末、泡沫 、砂、泥土或水雾(不可用水喷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产品意外溢出时能采取之步骤
消除一切可能火源,例如火焰、火花。从该区域撤离人员。避免吸入其气体,并戴上能提供所需空气之呼吸器械,呼吸口罩只可在撤离时使用。
2.少量溢出
用沙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以待日后处理。
3.大量溢出
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槽罐以备日后回收或处理,否则按处置小量溢出的方法处理溢出之液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轻拿轻放。远离火源。
储存注意事项:1.独立摆放于通风区域;2.严禁烟火;3.工场内保持良好通风状态;4.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发生;5. 用容器密封盛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工作现场安装排风设施,保持良好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至少需佩戴活性碳器皿,有条件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有色液体,有轻微刺激性气味。
pH:6-8
熔点(℃):55℃
沸点(℃):110℃
相对密度(水=1):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
饱和蒸气压(kPa):9.66mmHg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闪点(℃):-4℃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1.8%
爆炸下限%(V/V):10%
溶解性:溶于天那水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产品表面之喷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明火,火花。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返还给供应商进行再生和无害化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不能擅自将油漆向下水道倾倒。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铁皮桶。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
无资料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