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金属表面除油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用户头像
1
+1 取消
0
+1 取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除油剂主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及助洗剂等配制而成。呈液状清洗剂,因此使用简便。
现代工业清洗中,一般使用超声波清洗或喷淋清洗。它完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石油溶剂,可轻易去除各种物质表面的润滑油脂、碳剂、霉斑等,使用安全、简便、经济、效果显著。
特点:强力渗透乳化,去污速度快。含独特的锈抑制剂,兼具短期防锈。不燃不爆。呈弱碱性,不腐蚀机器和设备。


金属表面除油剂的主要成分:


1、氢氧化钠(NaOH) 是除油溶液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除油过程的化学反应,由于氢氧化钠的碱性极强,对金属有一定的氧化和腐蚀作用。碱含量高时,皂化作用强,但过高时润湿性差,不易清洗干净,因此,对除油不利。铝、锌、锡、铅及其合金,不易用氢氧化钠除油,铜及其合金除油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不宜过高。

2、碳酸钠 是除油溶液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钠溶于水后,即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除去油污,碳酸钠在除油溶液中起到补充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并对溶液的PH值起到缓冲作用(PH≤8.5时,皂化反应不能进行,PH≥10.2时,皂化物水解)。在铝、镁、锌、锡、铅等两性金属及合金的除油剂中碳酸钠是主要成分。
3、磷酸三钠的作用。一是水解,生产的氢氧化钠参与除油的皂化反应;二是磷酸三钠润湿性好,对油脂有一定的乳化作用,容易清洗干净。但磷酸盐能促进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废水排放受到限制,现已普遍提供无磷型除油剂。
4、硅酸钠(Na2SiO3·5H2O)的作用。一是偏硅酸钠对油脂的乳化作用较强,可除去不能发生皂化反应的矿物油脂;二是偏硅酸钠的分子能在零件表面形成薄膜,保护铝、锌、铜层表面免受氢氧化钠的腐蚀。
5、焦磷酸钠(Na4P2O7) 弱碱性盐类,在水溶液中,对PH值的缓冲作用很强,是一种很好的无机表面活性剂,对除去矿物油效果较好,是一种多种金属的螯合剂,对硬水有软化作用。在现行新的清洁生产和环保要求下,几乎不采用该材料作脱脂剂,其原因与磷酸三钠相同。
6、亚硝酸钠(NaNO2)加入碱性除油剂中有两个作用:一是降低碱度;二是对钢铁件有防锈作用。
7、硼砂(Na3B4O7·10H2O)加入脱脂剂中,可以降低碱度,对金属,特别是钢铁件和铝合金有保护作用和防锈功能。
8、磷酸氢二钠(Na2HPO4)和碳酸氢钠(NaHCO3)加入脱脂剂中,能降低碱度,起到缓冲作用,可防止强碱对金属的腐蚀,对有色金属和铝、锌、镁等金属的除油有保护作用。
此外,除油溶液在除油过程中,由于发生皂化反应,生成了肥皂,溶解在除油溶液中,对矿物油可起到乳化的作用,对除去零件表面的非皂化油是十分有利的。
综上所述,化学除油溶液是既可除去皂化的动植物油脂,也可除去不能发生皂化反应的矿物油脂。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