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相关文档推荐
logo
免费下载
上传文档 上传文档
点赞
点赞 0
收藏
收藏 0
分享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分子式:C18H29NaO3S

分子量:348.48

CAS号:25155-30-0

简称: DBS,

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吸潮结块。

毒性:无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由十二烷基苯与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磺化,再用碱中和制得。用发烟硫酸磺化的缺点是反应结束后总有部分废酸存在于磺化物料中。中和后生成的硫酸钠带入产品中,影响了它的纯度。目前,工业上均采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磺化的方法。三氧化硫可由 60%发烟硫酸蒸出,或将硫磺和干燥空气在炉中燃烧,得到含SO3 4%~8%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装有烷基苯的磺化反应器中进行磺化。磺化物料进入中和系统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最后进入喷雾干燥系统干燥。得到的产品为流动性很好的粉末。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性质 用途与合成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高含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白色粉状物,溶于水。具有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去污、润湿、发泡、乳化、分散、凝聚、脱脂脱墨等性能,可直接用于配制民用及工业用洗涤用品。由于采用双层塑料袋,不仅方便运输和使用,而且节省包装费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0#): 化学式:R-C6H4-SO3Na (R=C10-C13) 分子量:340-352 活性物含量70±2 %表观密度g/ml 〉0.18 水 份 % ≤5.0 PH值(25℃ 0.1%水溶液)7.0—10.5 外 观 白色或微黄色粉状

用途

用作纺织印染助剂、丝绸印花、渗透及脱胶精炼助剂GB 276-96规定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优良发泡力和去污力。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生产成本低、性能好,因而用途广泛,是家用洗涤剂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也生产一部分镁、钙等无机盐及三乙醇胺等有机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7176-87-0]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是配制各种农药用的混合型乳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由苯与α-烯烃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下缩合,缩合液经碱洗、水洗后蒸出回收苯,真空蒸馏得到精制烷基苯。然后用发烟硫酸磺化、白灰中和(在2倍量乙醇中进行),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压敏胶聚合用高效乳化分散剂,用量 1%-0.1% 。 2、高级清洗剂、去污剂、高级洗涤剂主要原料,可赋予洁白的色泽,高效的去污、油和抗静电能力。 3、纺织油剂中抗静电兼净洗效果的主要添加剂。 4、涤纶基材、片基的优良抗静电剂,尤其是涤纶基电影、摄影胶片的高效抗

生产方法

由直链烷基苯(LAB)用三氧化硫或发烟硫酸磺化生成烷基磺酸,再中和制成。以十二烷基氯与苯缩合成十二烷基苯,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在30~40℃下进行磺化,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分馏而得。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工业制备

在工业生产上,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也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直链烷烃与苯在链中任意点上相连,其结果产生了不同仲烷基比例的混合物。商品烷基苯通常是C10~C13烷基的混合烷基苯。

在工业生产上,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也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直链烷烃与苯在链中任意点上相连,其结果产生了不同仲烷基比例的混合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流程图

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用不同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的机理和反应特点。

3、 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 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磺化的主要方法有:

  1 .过量硫酸磺化法(磺化剂是浓硫酸和发烟硫酸);

  2 .共沸脱水磺化法;

  3 .三氧化硫磺化法;

  4 .氯磺酸磺化法;

  5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

磺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有:1.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 2.将磺基转化为-OH、-NH2、-CN或-CL等取代基。3.先在芳环上引入磺基,完成特定反应后,再将磺基水解掉。

磺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对磺化反应的速度有很大影响

随着磺化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水逐渐增加,硫酸的浓度逐渐下降,使磺化开始阶段和磺化末期,磺化反应速度就可能下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几乎停止反应。这时的硫酸被称为“废酸”,用“ π值”表示。为了消除磺化反应生成的水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必须使用过量很多的硫酸(х值)。

π值是将废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换算成SO3的质量后的质量百分数

磺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磺化温度会影响磺基进入芳环的位置和磺酸异构体的生成比例。特别是在多磺化时,为了使每一个磺基都尽可能地进入所希望的位置,对于每一个磺化阶段都需要选择合适的磺化温度。低温、短时间的反应有利于α取代,高温、长时间的反应有利于β取代。

磺化产物的分离: 稀释析出法(有些磺化产物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度很低,可用稀释法使其析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副产物废硫酸母液便于回收和利用。)稀释盐析法(许多芳磺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但是在相同正离子的存在下,则溶解度明显下降,因此可以向磺化稀释液中加入氯化钠、硫酸钠、或钾盐等,使芳磺酸盐析出来);中和盐析法 (可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等中和盐析);脱硫酸钙法;溶剂萃取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产品性质:

   白色浆状物或粉末。具有去污、湿润、发泡、乳化、分散等性能。生物降解度>90%。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比较稳定。其钠或铵盐呈中性,能溶于水,对水硬度不敏感,对酸、碱水解的稳定性好。它的钙盐或镁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要低一些,但可溶于烃类溶剂中,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仪器和药品:

仪器:搅拌器、温度计(0℃~100℃)、滴液漏斗(60ml)、回流冷凝器、250mL四口瓶、分液漏斗(60ml)。

药品:十二烷基苯、98%硫酸、1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

五、实验步骤:

1、磺化: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35mL(34.6g),搅拌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98%硫酸35mL,温度不超过40℃,加完后升温至60~70℃,反应2h。

2、分酸:

将上述磺化混合液降温至40~50℃,缓慢滴加适量水(约15mL),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片刻,分层,放掉下层(水和无机盐),保留上层(有机相)。

3、中和:

配制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80mL,将其加入250mL四口瓶中约60~7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上述有机相,控制温度为40~50℃,用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调节pH=7~8,并记录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总用量。

4、盐析:

于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渗圈试验清晰后过滤,得到白色膏状产品。

六、注意事项

1、分酸时,温度不可过低,否则易使分液漏斗被无机盐堵塞,造成分酸困难。

产率计算

十二烷基苯35mL(34.6g),98%硫酸35mL,适量水(约15mL),10%氢氧化钠溶液80mL

246.43 326.49

0.14

326.49 348.48

n =m/M=34.6g/246.43=0.14mol

理论产量:m=n*M=0.14*348.48=48.787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对甲苯磺酸-->甲基磺酸-->三氧化硫-->十二烷基苯磺酸-->正十二烷基苯-->四丙烯苯-->1-氯十二烷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工业制备

在工业生产上,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也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直链烷烃与苯在链中任意点上相连,其结果产生了不同仲烷基比例的混合物。商品烷基苯通常是C10~C13烷基的混合烷基苯。

在工业生产上,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也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直链烷烃与苯在链中任意点上相连,其结果产生了不同仲烷基比例的混合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备流程图

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用不同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的机理和反应特点。

3、 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 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磺化的主要方法有:

  1 .过量硫酸磺化法(磺化剂是浓硫酸和发烟硫酸);

  2 .共沸脱水磺化法;

  3 .三氧化硫磺化法;

  4 .氯磺酸磺化法;

  5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

磺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有:1.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 2.将磺基转化为-OH、-NH2、-CN或-CL等取代基。3.先在芳环上引入磺基,完成特定反应后,再将磺基水解掉。

磺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对磺化反应的速度有很大影响

随着磺化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水逐渐增加,硫酸的浓度逐渐下降,使磺化开始阶段和磺化末期,磺化反应速度就可能下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几乎停止反应。这时的硫酸被称为“废酸”,用“ π值”表示。为了消除磺化反应生成的水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必须使用过量很多的硫酸(х值)。

π值是将废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换算成SO3的质量后的质量百分数

磺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磺化温度会影响磺基进入芳环的位置和磺酸异构体的生成比例。特别是在多磺化时,为了使每一个磺基都尽可能地进入所希望的位置,对于每一个磺化阶段都需要选择合适的磺化温度。低温、短时间的反应有利于α取代,高温、长时间的反应有利于β取代。

磺化产物的分离: 稀释析出法(有些磺化产物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度很低,可用稀释法使其析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副产物废硫酸母液便于回收和利用。)稀释盐析法(许多芳磺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但是在相同正离子的存在下,则溶解度明显下降,因此可以向磺化稀释液中加入氯化钠、硫酸钠、或钾盐等,使芳磺酸盐析出来);中和盐析法 (可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等中和盐析);脱硫酸钙法;溶剂萃取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产品性质:

   白色浆状物或粉末。具有去污、湿润、发泡、乳化、分散等性能。生物降解度>90%。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比较稳定。其钠或铵盐呈中性,能溶于水,对水硬度不敏感,对酸、碱水解的稳定性好。它的钙盐或镁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要低一些,但可溶于烃类溶剂中,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仪器和药品:

仪器:搅拌器、温度计(0℃~100℃)、滴液漏斗(60ml)、回流冷凝器、250mL四口瓶、分液漏斗(60ml)。

药品:十二烷基苯、98%硫酸、1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

五、实验步骤:

1、磺化: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35mL(34.6g),搅拌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98%硫酸35mL,温度不超过40℃,加完后升温至60~70℃,反应2h。

2、分酸:

将上述磺化混合液降温至40~50℃,缓慢滴加适量水(约15mL),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片刻,分层,放掉下层(水和无机盐),保留上层(有机相)。

3、中和:

配制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80mL,将其加入250mL四口瓶中约60~7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上述有机相,控制温度为40~50℃,用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调节pH=7~8,并记录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总用量。

4、盐析:

于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渗圈试验清晰后过滤,得到白色膏状产品。

六、注意事项

1、分酸时,温度不可过低,否则易使分液漏斗被无机盐堵塞,造成分酸困难。

产率计算

十二烷基苯35mL(34.6g),98%硫酸35mL,适量水(约15mL),10%氢氧化钠溶液80mL

246.43 326.49

0.14

326.49 348.48

n =m/M=34.6g/246.43=0.14mol

理论产量:m=n*M=0.14*348.48=48.787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剩余80%内容,登陆后继续阅读
登录账号 免费阅读全文
-->
@ 盟友202012mvp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