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相关文档推荐
logo
免费下载
上传文档 上传文档
点赞
点赞 0
收藏
收藏 0
分享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镀镍层发花


1)可能原因:工件表面上的油污未彻底除净

处理方法:加强前处理操作,严格工艺规范

2)可能原因:镀液中有油污染

原因分析:油类杂质会使镍层发花、发雾、产生针孔,严重时镀层结合力不好。

处理方法:去除镀镍液中油类杂质,一般用乳化剂将油污乳化,然后用活性炭将乳化了的油和过量的乳化剂吸附除去,具体步骤如下:

a.将镀液加热至60℃左右;

b.在搅拌下,加入用热水溶解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8~1.0g/L,搅拌60min(使油污被乳化);

c.在搅拌下,分3次,每次间隔10min,加入3~5g/L活性炭(用水调成糊状),继续搅拌30min;

d.静置3h后,过滤;

e.分析调整镀液成分,调节pH值;

f.用赫尔槽试验调整光泽剂,并补加;

g.小电流电解30min,试镀。

3)可能原因:镀液中糖精含量太少

原因分析:糖精是光亮镀镍液中最常用的初级光亮剂。它能降低次级光亮剂产生的张应力,提高镀层的韧性。含量过低,镀层的张应力大,容易出现脆性,且工件的高电流密度区镀层发雾,光亮度差,这种现象在赫尔槽试验的阴极样板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若在赫尔槽试验时发现这类现象,再补充糖精又使这类现象消失,那就证明是镀液中糖精太少,应及时补充糖精。糖精含量过高,会使镀镍层出现云雾状白雾。在该镍镀层上套铬时,铬层容易发花,并使工件深凹处不易镀上铬层,出现这种现象时,应进行电解处理,来降低其含量。

处理方法:用赫尔槽试验调整糖精含量

4)可能原因:镀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太少

原因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降低镀件和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溶液湿润镀件,防止产生针孔,所以它既可称为润湿剂,又可叫防针孔剂。其含量过低,不但镀层容易出现针孔,且高Dk区还会发花。含量过高,会产生橘皮状镀层。若含量过低,可通过小试验确定其补加量,含量过多时,可用电解来降低其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过多,也会使镀镍发白雾。

市场上出售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不同的厂家其质量相差较大,每批质量也不一样。使用中若更换生产厂家或每一批来料时,应进行小试验,确认无误时才能使用。否则若十二烷基硫酸钠或l,4一丁炔二醇质量不好,也会使镀层发花。

此外,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不当,如溶解不完全就倒入镀液之中,往往会产生镍层发白雾现象。如有些工厂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用开水泡溶,或稍微加热溶解后就加入镀槽,这样效果不好。正确的溶解方法是用纯水加热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后,继续加热10~30min,搅拌下加入镀槽。糖精可增大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解度,所以有些单位在镍槽中直接慢慢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粉,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笔者主张,用40倍以上的沸水溶解,并煮沸l0~30min,然后趁热进一步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日常添加之用。

处理方法:用赫尔槽试验,调整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

5)可能原因:镀液浑浊

原因分析:镀镍液出现浑浊现象,主要是由于镀液中含有氢氧化物胶态粒子所致,尽管反复过滤,仍不能排除,易使镍层发花、发雾。

处理方法:调整pH值至4.6左右,加入活性炭进行搅拌后过滤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禾川化学技术服务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