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原因:镀液中表面湿润剂少
原因分析:①在亮镀铜镀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消除镀层针孔。当十二烷基硫酸钠使用适当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其含量高,分解产物也多时,镀液受到污染,镀层的亮度也将明显降低,表面湿润剂少引起的针孔,在零件的各部位都有,针孔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此时,向镀液中补加0.03g/L十二烷基硫酸钠,即可消除针孔。
②有的工厂使用聚乙二醇作湿润剂,添加剂P(即聚乙二醇)有较强的湿润能力,SP(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有较好的整平性能。他们配合得当时,能有效地解决镀层的针孔和烧焦现象,在实际使用时,可将P和SP配合成消针孔剂,其配方如下:
P(相对分子质量6000~11000) 6g/L
SP 4g/L
处理方法:①补加0.03g/L十二烷基硫酸钠
②a.新配溶液,加入消针孔剂1~2Ml/L;
b.镀层有轻微针孔时,加入消针孔剂0.1~0.15mL/L;
c.镀层出现严重针孔、细麻砂时,加入消针孔剂0.25~0.3mL/L。
(2)可能原因:镀液中Cl-含量过低
原因分析:在酸铜溶液中,氯离子是阳极极化剂,帮助阳极溶解消除Cu+的影响,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整平性,如果Cl-含量小于10mg/L,将会产生光亮树枝状条纹镀层,镀液的整平性能和镀层的光亮剂下降,高电流密度区烧焦,镀层出现砂点或针孔。
处理方法:定期分析并调整氯离子含量至标准值(20~80mg/L)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