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原因:配制顺序不当
原因分析:硫酸亚锡不易溶于水,在中性的水溶液中Sn2+易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锡沉淀
SnS04+2H20≒Sn(OH)2↓+H2B04
3SnS04+4H20≒[Sn3(OH)4]S04↓+2H2S04
并有少量Sn(OH)+和[Sn2(OH)2]2-存在。如果水中有硫酸(pH很低)存在,平衡向左移动。硫酸亚锡易溶于稀硫酸中,同时整个溶解过程属于吸热反应,所以配制镀液时,应先将计算量的硫酸慢慢加入水中,此时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加冷却再加入硫酸亚锡。
正确的配制方法:加入1/4体积的纯水于洗净的镀槽内,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计算量的硫酸(CP级或AR级),此时溶液温度约上升到50~60℃,稍作冷却后,趁热(40~50℃)加入计算量的硫酸亚锡,在不断搅拌下使其完全溶解[硫酸亚锡溶解速度慢,必要时保温(40~50℃),可加快溶解速度]。加入纯水至所需溶液体积的95%,当温度达室温时,按使用说明书加入所需量的各种光亮剂,再加纯水至所需的总体积,过滤,分析调整成分后,试镀(此时溶液应是清澈、透明的)。
(2)可能原因:硫酸亚锡质量差
原因分析:质优的硫酸亚锡配制的镀液是透明的,如果硫酸亚锡质量不好,在稀硫酸溶液中硫酸亚锡马上出现浑浊现象。
检验硫酸亚锡质量的方法:打开瓶盖,如果为白色粉末,未见黄色者则表示Sn2+没有被氧化,质优;若有黄色物(或微黄色物),表明Sn2+已氧化成Sn4+。在酸性溶液中,Sn4+极易水解生成偏锡酸浑浊物。同时还要注意检查硫酸亚锡的生产单位和产品的保存期限。
处理方法:加人0.1g/L的絮凝剂或加入稳定剂40g/L,充分搅拌、过滤。
(3)可能原因:水质差
处理方法:使用电导小于20μS的纯水,严禁使用自来水配制。
(4)可能原因:硫酸质量差
原因分析:不纯的硫酸中,含有铜、铁、铅、锑等金属离子和Cl-、NO3-等阴离子,该类杂质过多,不仅会影响镀层质量,还会使工件基体遭受腐蚀(如Cl-),特别是金属杂质离子,还会出现镀液浑浊现象。
处理方法: a.使用化学纯(或分析纯)级硫酸; b.小电流电解(0.2A/dm2)处理。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