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砂铝型材是近几年在铝型材市场中流行的新品种,因其表面具有细腻柔和,看不到挤压膜纹的特点,而倍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的磨砂铝型材(又称磨砂料)多是以NaOH(质量分数40%-60%)为基液,添加Na3PO4、NaF、NH4HF2及葡萄酸盐、庾酸盐、糊精及阿拉伯树胶等物质,其配方各不相同,效果也不一样。
1.浓度
碱蚀槽中必须有足够浓度的NaOH,一般以50~60克/升为好。
2.粘度
在新配碱蚀槽中由于A13+少,溶液粘度低,整平能力差,故加入的碱槽添加剂中,最好包括一些能增加粘度的物质,如糊精、阿拉伯树胶等。但当生产一段时间后,A13+越来越多,溶液呈增稠趋势。此时供应的碱蚀剂应该减少粘稠剂的成分,少加或者不加。
3.抑制硬块结垢
添加剂中的抑垢剂往往成了最主要的成份。抑垢剂大多是些络合剂,诸如葡萄搪酸钠、庚糖酸钠、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甘油、山梨醇等。
4.提高腐蚀速度或者要求柔和表面
国外消费倾向偏于柔和的色彩,要求碱蚀后表面起砂呈缎面状。为了达到此种效果,添加剂中往往含有一些氟化物,为了加快腐蚀速度,也常加入氧化物如硝酸钠或亚硝酸钠之类物质。
5.提高清洗性能
某些磷酸盐多聚磷酸盐、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增加清洗性能。
6.加入沉淀剂消除杂质影响
在碱蚀槽中,影响最大的金属离子是Zn2+,当Zn2+积累到一定量时,铝材表面容易出现白斑或黑点。所以,可在碱蚀剂中加入一些硫化物、多硫化物之类的沉淀剂,将杂质离子沉淀掉。
废品现象 | 产生原因 | 工艺控制方法 |
产生不均匀的过腐蚀现象
| (1)Al3+少而且碱蚀时间长 (2)NaOH高,碱蚀 温度高 (3)铝材含重金属杂质多 | (1)控制碱蚀时间 (2)加冷水冲稀并降温 (3)少用废铝并防止碱蚀时间过长 |
产生碱蚀斑 | (1)碱蚀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 (2)在清水槽中存放太久 | (1)缩短从碱蚀槽到清洗槽的时间 (2)不要在水槽中存放太久 |
产生大面积黑斑点 | (1)铝材中重金属杂质多 (2)产生了过腐蚀 | 从解决铝材质量入手,继而控制碱蚀时间 |
碱蚀后型材上有闪量的犁皮状斑点 | 碱蚀槽中含锌离子多,锌在铝上置换造成碱蚀差异,一般Zn2+大于4×10-6时发生 | (1)控制好铝合金成分 (2)在碱蚀槽加入硫化钠除锌 |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