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分析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常用试剂的配制
1、pH=10的缓冲溶液
溶解54克氯化铵于纯水中,加入350毫升氨水,加水稀释至1升。
2、30%碘化钾溶液
30克碘化钾溶于100毫升纯水中。
3、30%氯化钡溶液
1500克氯化钡溶于5000毫升纯水中。
4、5%铬酸钾溶液
5克铬酸钾溶解于100毫升纯水中。
6、1-(2-吡啶基偶氮)-2-萘酚(PAN)指示剂
0.2克PAN溶于100毫升乙醇中,玻璃棒搅拌溶解,即可。
7、铬黑T指示剂
1克铬黑T加入100克氯化钠研磨后备用。
8、酚酞指示剂
1克酚酞溶解于80毫升乙醇中,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9、甲基橙指示剂
0.1克甲基橙溶解于100毫升热水中。如有不溶物应过滤。
10、甲基红指示剂
0.1克甲基红溶解于60毫升乙醇中,再稀释至100毫升。
11、紫脲酸铵指示剂
1g紫脲酸铵和100g烘干的氯化钠放入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后备用。其水溶液呈紫色,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
12、溴甲酚紫指示剂
0.5克溴甲酚紫溶解于100毫升乙醇中。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
1、0.0025 mol/L硝酸汞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545 g分析纯红色氧化汞,加5ml(1+1)硝酸,溶解后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混匀。此溶液用于酸铜缸镀液中,氯离子的测定。
2、0.05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分析纯硝酸银(含AgNO3 不少于99.8%)8.4937 g溶于纯水,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A:金属铜(Cu)
①所需玻璃仪器:2 mL移液管、250 mL三角烧瓶、10 mL量筒、100 mL量筒。
②所需试剂:过硫酸铵固体、pH = 10的缓冲溶液、PAN指示剂、0.05 mol/L EDTA标准溶液。
③分析方法:用移液管吸取镀液2 mL于250 mL三角烧瓶,加1~1.5 g过硫酸铵,加水80 mL,后摇匀并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后,加pH = 10的缓冲溶液10 ~15 mL及PAN指示剂3~5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V(mL)。
④计算: Cu(g/L)=( cV×63.55)/2
式中:c ——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试 —— 吸取的镀液体积(mL)。
B:金属锡(Sn)
①所需玻璃仪器:1 mL移液管、50 mL滴定管、300 mL锥形瓶、10 mL量筒。
②所需化学试剂:盐酸、硝酸、0.1M EDTA标准液、氯化钾溶液(1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0%)、氟化铵固体、二甲酚橙、0.05 M硝酸铅标准液。
③分析步骤:1. 吸取镀液1 mL至300 mL锥形瓶,加水20~30 mL和5 mL1:1 HCl,加热至白色沉淀消失,并煮沸1分钟;
2. 加7~8滴浓硝酸煮沸1分钟,再加5 mL10%KCl和7 mL左右0.1M EDTA煮沸1~2分钟,冷却;
3. 加50~60 mL30%六次甲基四胺(控制pH = 5~6);
4. 加5滴二甲酚橙指示剂,此时溶液为绿色,用0.05M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紫色;(Pb(NO3)2消耗量不计)
5. 加氟化铵1~2 g,静置15分钟,溶液为绿色,用0.05M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紫色即为终点,记录所耗Pb(NO3)2的体积V(mL)。
④计算: Sn4+(g/L)= V×5.935
C:金属锌(Zn)
①所需玻璃仪器:5 mL移液管、250 mL锥形瓶、100 mL量筒、25 mL量筒、10 mL量筒。
②所需化学试剂:pH = 10的缓冲溶液、EBT指示剂、25%甲醛(1:3)、0.1M EDTA标准液、20%氰化钾溶液、抗坏血酸:固体。
③分析步骤:用移液管吸取镀液5 mL于250 mL锥形瓶,依次加入5 mL氰化钾溶液、1 g抗坏血酸、100 mL纯水、10 mL pH = 10的缓冲溶液、0.5 g EBT指示剂及10 mL25%甲醛,以0.1M EDTA标液滴定至由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V(mL)。
④计算: 金属锌(Zn)(g/L)= V×1.308
EBT指示剂:2 g铬黑T(Eriochrome Black T)与198 g氯化钠(NaCl),混合研磨而成。
D:游离氰化物与氢氧化物的连续测定
①所需玻璃仪器:2 mL移液管、250 mL锥形瓶、100 mL量筒、10 mL量筒。
②所需化学试剂:30% 碘化钾溶液、0.1 M硝酸银标准液、20%氯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0.1M盐酸标准液。
③分析步骤:用移液管吸取镀液2 mL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40 mL、碘化钾溶液1 mL,以硝酸银标准液滴定至开始出现浑浊为终点,记录所耗标液的体积V1(mL)。加入过量硝酸银标液4~5mL、20%氯化钡溶液30 mL,静置3-5分钟,加酚酞1-2滴,用0.1M盐酸标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终点,记录所耗标液体积V2(mL)。
④计算:(1)游离氰化钠(NaCN)= c V1 ×49 (g/L) 或 游离氰化钾(KCN) = c V1 ×65 (g/L)
(2) 氢氧化钠(NaOH)= c V2 ×20÷1.25 (g/L) 或 氢氧化钾(KOH) = c V2 ×28÷1.25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