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制磷化液 A液/B液:
配比:1:20 兑水 (体积比)
步骤:
1、800ml水中先加3ml中和剂,搅拌均匀。
2、加入40ml磷化原液。继续搅拌均匀。
3、如果中途发现磷化成膜速度缓慢,或是成膜不均匀,需要追加磷化液B液(1公斤加1克,必须先拿出部件,将磷化液稀释后才可加入,并不断搅拌至均匀)。
二、测量游离酸度与总酸度。
仪器与试剂:烧杯,锥形瓶,碱式滴定管,滴定台,量杯,移液管,搅拌棒,发酵管,NaOH标准液,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氨基磺酸等。
步骤:
1、 安装好滴定台和滴定管,移入NaOH标准液到满刻度。
2、 取配好的磷化液 A液8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40ml纯净水。
3、 在步骤2中滴入4滴甲基橙指示剂,摇匀。
4、 用步骤1的NaOH标准液,慢慢滴定步骤3中的磷化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止,记下数值变化,即为游离酸酸度值,最佳范围:0.8~1.2.
5、 接着换一只锥形瓶,取配好的磷化液 A液8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40ml纯净水。
6、 在步骤5中滴入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
7、 用步骤1的NaOH标准液,快速滴定步骤6中的磷化液,颜色有橙色变为红色即止,记下数值变化,即为游离酸总酸度值,游离酸值与游离酸总酸值比的最佳范围:1:18~20
8、如果游离酸度值偏高,可以追加中和剂(1.5ml),但是,中和剂一定要稀释后在加入到磷化液中,并搅拌均匀。
三、追加1ml促进剂,搅拌均匀。
四、测量促进剂点数。
1、取适量步骤三中的磷化液,倒入发酵管并排出气泡。
2、取适量氨基磺酸快速放进发酵管,并迅速封口倒置摇晃一下。然后正过来放在台上。
3、过几分钟,等发酵管顶部不再下降,该时刻度即为促进剂点数。最佳范围:1~2。
五、配制脱脂剂(除油剂)
配比:1:10(体积比)兑水
步骤:取适量液体除油剂和固体除油剂,加水稀释,搅拌均匀。(液体多一点,固体少一点)
六、配制表调剂
配比:1吨水:3~4公斤
七、工艺流程






脱脂 一次水洗 二次水洗 表调 磷化 水洗 干燥 喷涂
备注:
1、 有锈的情况下,要先除油再除锈。
2、 除油时最好加热,加热情况下需5~15分钟,不加热时需要20分钟以上。
3、 表调液需每过15天,更换一次。
4、 磷化池子需每过15天,清理一次池底沉淀物。
5、 磷化液呈酸性。
6、 表调液呈弱碱性。
7、 脱脂液则可分为碱性、酸性(可同时除锈)、中性(适用于无锈件、镀锌件、以及要求无腐蚀的部件)。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