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确 定
取 消
提示
✕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前往认证
公告:
1.关于短信提醒与关注公众号的公告
站内
站内
论坛
搜索
×
登录
注册
发布
订单
首页
在线咨询
专家配方
知识·技术
资料文库
样品商城
企业联盟
专业视角
行业资讯
市场行情
化学百科
说吧·论坛
行业展会
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
套餐选择:
PLUS半年会员
¥68.00
¥108.00
限时
PLUS年度会员
¥108.00
¥188.00
限时
支付方式:
支付宝
✔
微信
✔
说豆
余额:0
✔
说币
余额:0
✔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我已阅读并知悉
购买协议
扫码购买
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专业视角
浅谈电解退镀液配方研究分析
浅谈电解退镀液配方研究分析
树恩化工
2023-10-06 10:39
1
+1
取消
0
+1
取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目前,对钢铁基体上铜/镍/铬镀层的退镀,普遍采用以硝酸铵或硝酸钾(钠)为主盐,醋酸盐为缓冲剂,柠檬酸或三乙醇胺为配位剂,选择合适的缓蚀剂以保护基体不受腐蚀,pH 值为中性的溶液 。但该工艺最大缺点是新、旧退镀液退镀速率一致性差,新溶液退镀速率较快,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上升,游离配位剂浓度相对下降,退镀速率变慢。随着退镀时间不断延长,退镀液性能急剧下降。如果提高配位剂浓度,则镀液粘度增大,导电性下降,使得退镀液温度上升较快,退除速率下降。国内对电解退镀液的研究与开发集中在对添加剂的开发。
1.电解退镀添加剂的特点
虽然,目前此类退镀添加剂的组成尚属商业机密,但其作用机理不外乎如下几点:
1)能够活化被退镀金属的表面,使其由金属态转化为离子态,促使镀层快速溶解;
2)具有和镀层离子配位的作用,不产生镀层金属离子积累,净化溶液,稳定退镀速率;
3)对基体有缓蚀或钝化作用,并能保持原有光洁度,提高表面活性;
4)某些添加剂还具有缓冲作用,使溶液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稳定溶液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退镀液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退镀液的研究都集中在化学退镀,美国的最新专利 分别报道了环保型退铜和退镍配方,主要组成为氧化剂、铵盐、有机胺类、相应基体的缓蚀剂、提高退镀速率的催化剂( 主要是二价硫化物)等从整个退镀液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由强酸、强碱、剧毒型向着中性、环保型方向发表。另外,高效、快速、成本降低等也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3.化学法退镀机理
化学法退镀机理比较成熟。主要是通过强氧化剂或酸来溶解镀层金属,对于Cu/Ni/Cr 镀层的退镀,化学法一般分步进行,先用稀盐酸将铬层溶解,然后用浓硝酸氧化法将镍和铜溶解,其反应机理文献中都有论述。为了防止铁基体的过腐蚀,通常引入六次甲基四胺、乙二胺、硫脲等作为缓蚀剂。
防染盐法的反应机理很复杂:第一步是硝基-NO2还原为亚硝基-NO,这一步通常是比较缓慢的,因为反应过程伴随着相当高的活化电位。第二步还原反应是迅速的,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较低的活化过电位,还原的过程是由亚硝基还原成羟胺基) NH2OH+ 。随后的步骤则取决于退镀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4.电化学法退镀
4.1电化学法退镀的机理
电解退镀工艺是一种电化学过程,镀层金属在阳极失去电子,并在配位剂或沉淀剂或电场作用下进入溶液或沉积在槽底,当镀层溶解完毕露出金属基体时,溶液的钝化条件或缓蚀剂使金属基体免受腐蚀。从金属Cu、Ni、Cr 的标准电极电势(铜的标准电势=0. 34 V,镍的标准电势=0. 25 V,<铬的标准电势= - 0.74 V)可以看出,金属铬的还原性大于镍,镍大于铜,在电流作用下,Cr/Ni/Cu 依次被腐蚀进入溶液,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能无限累积,否则影响退镀速率。
4.2电化学退镀液的组成
电化学退镀液一般是由氧化剂、络合剂、缓冲剂等物质组成。
4.2.1氧化剂
常用的氧化剂是硝酸盐,其为退镀液中的主盐。由于NO3-是铜、镍、铬等金属的氧化剂,对这些镀层金属有氧化作用,即NO3-离子在阳极放电而使镀层金属溶解剥离,从而达到退除镀层的目的。另外,可防止钢铁基体的溶解,提高溶液导电性。含量过低时,槽电压高,升温快; 含量过高不起作用。允许含量范围较宽。
4.2.2缓冲剂
电化学退镀液中常用的缓蚀剂是醋酸盐或硼酸,退镀时由于阳极电流效率高于阴极的,溶液pH 值不断上升,加入醋酸盐可起到稳定pH 值的作用。含量太少时效果较差;含量过高时亦无明显作用,且在镀液温度较高时易挥发,影响操作环境。
4.2.3络合剂
退镀液中必须含有某类物质,使得与金属离子不断反应,这类物质通常为配位剂; 另外,为防止基体金属的腐蚀,要加入适量的缓蚀剂。
常见的络合剂有次氮基三乙酸、EDTA二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钾钠等物质。三乙醇胺、乙二胺、硫氰酸盐等起活化与配位作用。
4.2.4缓蚀剂
缓蚀剂的作用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抑制铁基体的溶出,并促进金属镀层以化学或电化学法退除完全。按照化学组成分为有机缓蚀剂和无机缓蚀剂;按照作用机理分为阳极缓蚀剂、阴极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或者更细分为氧化型、沉淀型和吸附型。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通常是很复杂的,但最终均要求达到防止或阻滞H+ 接近基体表面,形成有效屏障的目的。沉淀型缓蚀剂多属于无机化合物,能在钢铁表面形成一种致密的沉淀保护膜,例如常用的锑、锡、银的化合物。
吸附型缓蚀剂被认为是酸性介质中较为理想的缓蚀剂,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钢铁表面能够强烈地吸附。这类缓蚀剂的吸附通常分为两种:电流或静电作用产生的物理吸附,铁基与极性基共用电子的化学吸附。化学吸附的缓蚀剂大都是含氮、硫、氧、磷等非共价电子对元素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提高氢的过电位而达到缓蚀作用。通常,在电化学退镀液中,硫脲或六次甲基四胺、乙二胺主要起缓蚀剂的作用,其含量控制非常严格。对于目前所使用的退镀液的作用机理是比较成熟的,尚待完善的是如何开发更简单的促进剂或缓蚀剂。
登录阅读
关键词:
电镀
、
退镀
声明:
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相关视角
01
电镀镍工艺中主光亮剂与辅光亮剂的使用比例探讨
02
一种弱酸性锌合金抛光处理剂原理与成分研究
03
电解除油粉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04
什么是电镀抛光与主要抛光类型
05
锌合金电镀后产品发黑什么原因
06
什么是六合一磷化液与主要成分以及工艺流程
07
塑料/塑胶电镀工艺流程及详解总结
08
塑胶电镀与金属电镀的区别与关键注意事项
09
电镀添加剂中间体的开发有规律可寻
10
常用的电镀添加剂有哪些类别以及作用
11
什么是电镀添加剂以及电镀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2
什么是电镀添加剂?
13
电镀除油粉与电解除油粉的主要区别
14
六价铬或镀铬材料被限制或禁用的原因
15
电镀化学除油粉配方研究与探索
16
退镍剂常用配方研究分享
17
金属表面前处理中什么是电化学除油或电解除油
18
使用退镍剂退除化学镀镍比较慢是什么原因
19
电镀镀锡表面发黑原因与预防措施
20
镀镍光亮剂过多为什么会引起镀层发脆
21
镀镍光亮剂过量的危害与解决方案
22
除油粉除完油后电镀出现颗粒物质
23
除油粉配方构成与如何提高除油粉质量以及耐用性选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