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常用清洗剂的组成与选择

时间:2023-11-27 10:34:16
0
+1 取消
0
+1 取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配制清洗剂时,应根据清洗对象的种类、污迹性质(例如油墨、动植物油、矿物污、化工残留、不干胶类、锈迹、泥土等)选择配方以及配方中介质的浓度。这样可避免清洗过程对清洗对象造成的破坏,使清洗剂充分发挥效果。清洗剂的组成如下

(1) 碱性物质
碱性物质的作用是起电化作用,使一些可皂化物质发生反应加以去除。常用的无机碱有氢氯化钠(火碱)、碳酸钠;有机碱有乙醇胺(单乙醇胺,三乙醇胺)。碱性物质使用时一般需要加热,这样可以缩短清洗时间,提高效率,强碱性物质对金属铝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应注意容器的选择。
注意事项:对于一些能够与碱起皂化作用的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类,聚酯类、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等,在配制清洗剂以及控制清洗温度时应注意强碱的浓度与操作温度。例如,聚树脂在浓度超过10%的氢氧化钠、温度大于90℃时会发生解聚现象。

(2) 酸性物质
常用的无机酸类有硫酸、硝酸或混合酸;有机酸类有甲酸、乙酸。主要用于金属涂层的去除。硝酸用于清洗时,由于其对金属铝的腐蚀性较小,所以常用于铝表面涂层的去除。甲酸对于一些聚合物有溶解作用,也常用于一些脱涂层配方中。
注意事项:温度较高的强酸会造成一些聚合物解聚或溶解,使用时应注意;浓硫酸、硝酸会引起聚酯解聚;浓度大于70%的甲酸溶液会溶解尼龙-6、尼龙-66。

(3) 清洗助剂
常用的助剂有硅酸钠、EDTA、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添加清洗助剂是为了分散清洗脱落物,防止再沉积;对表面活性剂起协同作用;软化水质,防止钙皂生成,污染清洗对象。

(4)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主要起清洗、渗透和乳化作用。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丁基萘磺酸盐(拉开粉)、肥皂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OP10、TX-10、渗透剂JFC、吐温司本、6501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杀菌和抗静电,故并不常用。

(5)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或溶涨聚合物涂层,加速渗透。一般用于退涂层、脱胶、铝塑分离、复合材料分离等配方中。为了便于操作,常用一些高沸点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丁基溶纤剂、液体石蜡等。特殊惝况下选择一些低沸点溶剂,如丁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注意事项:选择有机溶剂时必须考虑其对清洗对象是否溶解,如丁酮对PVC溶解作用较强,故不适于清洗PVC材料;溶剂的毒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尽量不要选择高毒性溶剂,如苯、甲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如果必须选择易燃溶剂时,尽量选择一些沸点较高的溶剂,如乙酸丁酯、环己酮、环己醇等。

@ 博科商城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