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剂配方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碱类助洗剂、乳化剂、渗透剂和助洗剂等成分。这些成分的选择和配比根据油脂的种类和性质、清洗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除油剂配方及其成分和作用:
表面活性剂:
这是除油剂中的核心成分,能够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效地清除油污。适合除油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为非离子类型的产品,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非离子产品普遍价位较高,为了降低成本,阴离子产品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钠(FMES)也会被使用。
碱类助洗剂:
常用的碱类助洗剂包括氢氧化钠、五水偏硅酸钠和纯碱,这些物质的碱性依次减弱。氢氧化钠价格便宜但废水处理困难,偏硅酸钠具有较好的净洗性能,而纯碱适用于对碱敏感的清洗工艺。
渗透剂:渗透剂能够增强溶液对清洗表面的渗透能力,提高清洗效果。
助洗剂:包括金属离子螯合剂、pH调节剂等,用于不同水质和不同用途的除油处理。
具体配方案例如下:
轻型金属除油剂配方:
聚乙二醇600 5.0%,
磷酸酯MAE 4.0%,
无水硅酸钠 3.0%,
焦磷酸钠 3.0%,
二丙甘醇甲醚 5.0%,
氨基苯磺胺(分散剂) 1.0%,
水 79.0%。
钻油井机械用金属除油剂配方:
脂肪酸羟基酰胺 4.7%,
壬基酚(9-10E) 7.8%,
四硼酸钠 2.6%,
乙二胺四醋酸四钠 1.6%,
二丙甘醇甲醚 1.3%,
水 82.0%。
中程度金属除油剂配方:
无水硅酸钠 34.0%,
磷酸三钠 34.0%,
脂肪醇烷基磺酸钠SAS80 5.0%,
氧化钠盐 3.0%,
纯碱 24.0%。
重程度无泡金属除油剂配方:
有机胺酯TPP 5.0%,
氢氧化钠 32.0%,
硅酸钠 32.0%,
纯碱 31.0%。
这些配方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除油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成分和比例以达到最佳清洗效果。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