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漆漆面常见的缺陷问题、成因及其解决方式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一定的了解过电泳漆,但是这种了解可能还局限于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面,并没有做全面的了解,例如电泳漆的优缺点,这也是业内朋友聚在一起时最喜欢探讨的问题,那么电泳漆的优缺点具体有哪些呢。
2、电泳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其油漆的利用率十分的高,许多的油漆,虽然看着价钱便宜,但是由于其利用率过低,可能最后算下来的价钱是非常的昂贵的,而电泳漆在整个涂刷过程运用了封闭回圈的原理,让没有被物件使用到的油漆能够全部回收在此利用,这样就节约了很大的成本,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2、目前绝大多数的油漆都只需要在常温下就能干燥,最多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但是电泳漆如果要成膜就必须经过高温的烘烤,如果被涂物体无法经受住高温的摧残,那么就一定不适合涂刷电泳漆。
3、一般而言油漆需要烘烤之后才能成膜已经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了,但是,电泳漆不仅如此,他对于烘烤时的要求还很高,如果烘干室内不干净,后者回圈风内含有一些油质东西都会造成漆膜的缩孔、陷穴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施工方面的难度.
接下来,我列举了一些电泳漆漆面常见的缺陷问题、成因及其解决方式
缺陷 | 成因 | 解决方式 |
漆膜粗糙(肉眼可见小颗粒) | 1、槽液颜基比过高。 2、进入电泳槽的被涂工件及挂具不干净。 3、电泳槽由于过滤不良,使槽液杂质离子过多,电导率偏高。 4、槽液中助溶剂含量偏低。 | 1、与供应商协商,提供低颜基比涂料,以便调整槽液。 2、加强前处理液的过滤,降低磷化液的残渣含量,严格控制磷化后冲洗的水质,以及浮在工件表面上的磷化残渣;定时清洗挂具疏松污垢等。 3、加强电泳槽液的过滤。定期清洗、更换过滤装置,严格控制槽液的PH值和碱性物质的带入,防止树脂析出。 4、定期检测槽液溶剂的含量,若偏低应及时补加溶剂,以确保槽液的稳定, |
缩孔、陷穴 | 1、槽液颜基比失调,颜料含量低。 2、被涂工件前处理不良或清洗后磷化膜上面落上油污、尘埃等。 3、槽液中混入油污、尘埃、油飘浮在槽液面或乳化在槽液中。 4、电泳后冲洗液混入油污。 5、外来油污污染电泳涂膜。 6、烘干室内不干净、循环风内含油。 | 1、调整槽液的颜基比,补加色浆提高颜料含量。 2.加强被涂工件脱脂工序的管理,确保磷化膜不被二次污染。 3、在槽液循环系统安装除油过滤装,同时检查油污染来源,以便彻底清除油法。 4、加强后冲洗液水质的检测,定期清洗更换过滤袋,以确保后冲洗水过滤质量。 5、保持涂装环境洁净,清除对涂装有害的物质,尤其是含有机硅物质源(如电缆、拉延油、防锈油、防焊渣粘结剂、密封胶等),涂装车间及相关车间的设备及工艺介质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不能含有酷酮。 6、按工艺规定,定期清扫烘千室,保持烘千室和循环热风的清洁。 |
针孔 | 1、槽液中杂质离子含量过高,施工电压偏高,电解反应加剧,被涂工件表面产生气体等。 2、槽液温度偏低,或搅拌不充分,助溶剂含量偏低。 3、电泳涂装后被涂工件出槽清洗不及时,湿涂膜产生再溶解现象。 4、工件带电入槽、槽液液面流速低、有气泡堆积,泡沫随着被涂工件表面上形成针孔。 | 1、加强控制槽液中的杂质离子的浓度,定期检测槽液各种离子浓度,若超过工艺规定值,应排放UF液、补加纯水,降低杂质离子含量, 根据槽液的工艺参数调整涂装电压。 2、控制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范围,加强槽液搅拌。 3、被涂工件离开槽液应立即用UF液或纯水进行冲洗。时间最好不超过1min。 4、为消除带电入槽易产生针孔,一定要控制好槽液表面流速介于0.2~0.25m/s,以防止泡沫堆积,控制好运输链速度不应低干工艺要求。 |
花斑 | 1、工件表面处理不好,磷化膜不均匀。 2、磷化后的水质不好,水洗不充分。 3、前处理后被涂工件二次污染。 | 1、查找原因,提高表面预处理质量。 2、加强磷化后冲洗设备的检查,开线前检查喷嘴是否堵塞,以确保喷嘴压力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3、保持涂装环境清洁,以防止前处理后的工件二次污染。 |
涂膜过薄 | 1、槽液固体分偏低。 2、槽液助溶剂含量偏低。 3、槽液温度低于工艺规定的范围。 4、槽液的PH值太低。 5、槽液更新时间过长,槽液电导率偏低。 6、泳涂电压偏低,泳涂时间不足。 | 1、按照工艺要求,保证固体分在工艺规定范围内,补加原漆提高固体分。 2、定期检测槽液溶剂含量,尤其是在夏季,适当补加剂,使溶剂含量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3、定期检修热交换装置,温控系统,以确保槽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4、补加低中和度涂料或利用极液的排放,调整PH值,使槽液的PH值在工艺规定值范围内。 5、加速槽液更新,减少UF液的损失。 6、适当提高泳涂电压,延长泳涂时间。 |
涂膜过厚 | 1、槽液固体分偏高。 2、槽液助溶剂含量偏高。 3、槽液的温度偏高。 4、槽液的电导率高。 5、工件泳涂时间过长。(由于停电造成等)。 6、泳涂电压偏高。 | 1、为了提高涂膜质量,降低成本,严格控制固体分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2、定期检测溶剂含量,用添加纯水,排放UF液的方法控制槽液的溶剂含量。 3、严格控制槽液温度,定期检修制冷设备,以确保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值内。 4、补加纯水、排放UF液。 5、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链速,尽可能避免停线。 6、控制电压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
水痕 | 1、湿电泳涂膜表面强力过大,电渗性差。 2、电泳后冲洗后,被涂工件有积液存在。 3、最终手工去离子水冲洗不彻底。 4、烘干前,被涂工件有水洗液积存。 5、预烘干时间较短。 | 1、改善电泳漆涂膜表面张力,来提高湿膜的抗水滴性。 2、为解决工件后冲洗积水,采用开工艺孔和吹积水方法较好。 3、采用足够量的去离子水冲洗,尤其对复杂工件缝隙手工冲洗要彻底,以避免烘干后流痕严重。 4、烘干前采用压缩空气吹掉水滴 5、在工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预烘时间、温度,以确保工件进烘干室有充分预烘过程。 |
工件内表面涂覆过薄(泳透率低) | 1、电泳涂料泳透力低。 2、槽液的固体分偏低。 3、槽液中的杂质离子含量过多,助溶剂含量偏高。 4、电泳涂装电压偏低。 | 1、选用高泳透率电泳漆,严格控制电泳漆和槽液的泳透力,以确保工件内表面的泳涂漆膜厚度。 2、按工艺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加涂料,以确保固体分在工艺规定的范围。 3、采用超滤设备、补加纯水,排放超滤液除去槽液中的杂质离子,减少助溶剂的含量。 4、在槽液工艺参数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泳涂电压。 |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