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相关文档推荐
logo
下载
¥8.00
上传文档 上传文档
点赞
点赞 0
收藏
收藏 0
分享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碱性清洗剂配方大全

碱性清洗剂配方
配方1脱脂清洗剂
碱金属氢氧化物肼甘氨酸硫脲、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钠特里龙水加至
描述甘氨酸和硫脲、硫代硫酸钠可加速浸蚀进程,碱金属氢氧化物可增大清洗液的碱性,在浸蚀的同时起脱脂作用。
配方2适于浸渍法的碱性清洗液
氢氧化钠20g
碳酸钠18g
三聚磷酸钠20g
无水偏硅酸钠30g
树脂酸钠5g
烷基芳基磺酸钠5g
烷基芳基聚醇醚2g
描述温度为70-IOOC,清洗时间为3?5min,浓度为25?50g/L。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热水洗温度为70?90C,时间为?2min;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104qC,时间为1-3min。
配方3金属表面净洗剂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一%
丙酮或乙醇%-10一%
氨水%%
化学清洗增效剂%一%
水加至lOO%
描述本配方是金属表面净洗剂。
配方4金属表面清洗剂
偏硅酸钠%%
碳酸钠%%
C10-16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
Cl0-16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水加至100%
描述本配方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
配方5各类油污清洗剂
644净洗剂(河南交河第二化工厂)份
磷酸钠(工业用)份
碳酸钠(工业用)份
水份
描述本配方适用于清洗各类油污。
配方6金属表面清洗液
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2%一6%
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1%-3%
偏硅酸钠24%-30%
三聚磷酸钠24%-28%
碳酸钠加至lO%
描述为了提高润湿、悬浮和去污效果,本剂在清洗剂中添加了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本配方的水溶液用于金属表面清洗。
配方7粒状清洗剂
碳酸钠%
偏硅酸钠%
三聚磷酸钠%
C10-16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
苯甲酸钠%
描述将上述组分以干法混合,制得松散的白色粒状清洗剂。在水溶液中的使用浓度为70?80g/L,洗涤金属表面时需将溶液加热到75-90C。
配方8适于喷射法的碱性清洗液
氢氧化钠20g
碳酸钠19g
三聚磷酸钠20g
无水偏硅酸钠32g
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1g
描述清洗温度为54-74C,时间为,浓度为6-12g/L;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热水洗温度为50-700C,时间为;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104C,时间为。
配方9金属表面碱性清洗剂
氢氧化钾3-llg
磷酸钾3-12g
硫酸铝的水合物6-22g
聚乙烯乙二醇烷基苯基酯1-5g
水加至1000mL
描述本配方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
配方10高去污力的清洗剂
烷基磺酸盐l份
二氧化硅3份
二氧化硫脲5份
三聚磷酸钠40份
碳酸钠51份
描述将上述组成物干混成白色粒状粉。将其配成100-200g/L的溶液放于水浴中,在70?80。C下将含污垢的金属浸入清洗液中10?15min,取出清洗,干燥。本剂去污力高,金属钝化作用良好。
配方11常温高效除油清洗剂
TS-1(以聚醚、油酸三乙醇胺、rx-10、聚氧乙烯脂肪醚硫酸钠等为主要组分复配而成)%一%
碳酸钠%一%
焦磷酸钠%%
苯甲酸钠%%
水加至lOO%
描述本清洗剂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pH值为9-10。适用于多种金属清洗,使用温度低,泡沫少,洗净效果好,并有相当的抗硬水能力。适用于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和高温碱液相比,用量小、成本低、操作简便、无毒、对环境无污染。
配方12表面未抛光件的碱性洗液
氢氧化钠20?30g
磷酸钠25-30g
硅酸钠3-lOg
水加至1000mL
描述清洗工作温度为70-90C,处理时间为10-30min。本配方适用于表面未抛光的钢铁、铜及其合金件的除油。
配方13钢铁及铝合金的弱碱性清洗液
磷酸钠5.00-10 -8.0%
磷酸二氢钠%%
硅酸钠%%
烷基苯磺酸钠%%
水加至100%
描述本液的碱性较弱,加热的溶液有除油功能,对金属腐蚀性较低,适用于钢铁及铝合金件。使用方法是:用热溶液(60?90C)浸洗或喷洗5?lOmin,再经冷水漂洗干净。
配方14钢铁与铝合金通用去油液
磷酸钠50-80g
磷酸二氢钠20-30g
硅酸钠50-60g
烷基苯磺酸钠5-lOg
水加至1000mL
配方15弱碱性清洗液
十二烷基硫酸钠%
油酸三乙醇胺%
苯甲酸钠%
水%
描述本配方的碱性更弱,加热的溶液能去除油脂,适用于精加工、抛光后的钢铁及铝合金零件。使用方法是:先在加热至90C的溶液中浸洗,然后用防锈水漂洗。
配方16金属表面电化学去油(一)
氢氧化钠20-30g
磷酸钠50-70g
碳酸钠30-50g
水加至1000mL
描述电化学去油主要适用于外形较简单的工件,因外形复杂的工件,在凹下部分电力线不易达到。本配方的工艺条件:溶液温度70-90C,电流密度5-10A/dm,电压8。12V,脱脂时间(换向时间)根据油脂除净程度而变换。
配方17金属表面电化学去油(二)
氢氧化钠10-20g
磷酸钠25-50g
硅酸钠3-5g
水加至1000mL
描述工艺条件:溶液温度70-80C,电流密度3-10A/dmz,电压8-12V,脱脂时间(换向时间)若作为阴极为2-3min,作为阳极为1-2min。
配方18金属表面去油
氢氧化钠
碳酸钠
三聚磷酸钠
无水偏硅酸钠
烷基芳基磺酸钠
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
描述清洗温度为72-100℃,时间为,浓度为25-50g/L;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热水洗温度为70?90C,时间为?2mm;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104℃,时间为1-3min。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盟友2568931024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